失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,睡眠的減少會讓人精神疲勞,注意力下降,工作效率降低,持續(xù)性的失眠會引發(fā)一系列的疾病,危害人體健康。
安眠藥是我們最熟知的對抗失眠的藥物。市面上的助眠產品除了安眠藥還有褪黑素和GABA。那么它們之間有哪些不同呢?GABA比起它們又好在哪里呢?我們將從作用機理、成分性質、安全性、依賴性等方面進行對比。
1.作用機理
(1)安眠藥:
市面上的安眠藥有多種,主要分為第一代、第二代和第三代。安眠藥的作用機理在于它們的鎮(zhèn)靜神經作用。以第二代安眠藥地西泮為例,它的原理在于抑制邊緣系統(tǒng)中海馬和杏仁核神經元電活動的發(fā)放和傳遞。通俗來說,我們之所以睡不著覺,在于我們的神經系統(tǒng)一直處于工作狀態(tài),也就是一直處于放電狀態(tài),控制記憶的海馬體和控制情緒調節(jié)的杏仁核表現(xiàn)得尤為明顯,通過抑制它們神經元的放電活動,能夠有效減少大腦皮層的工作量,快速鎮(zhèn)靜神經增強睡意。
(2)褪黑素:
褪黑素的作用機理在于“告訴我們黑夜來臨了。”
褪黑素是哺乳動物和人類腦中的松果體產生的胺類激素,屬于生物體中的荷爾蒙,含量不固定,會隨晝夜變化而變化,是調節(jié)我們體內生物時鐘的重要推手。當夜晚到來,體內的褪黑素分泌增加,向生命傳達黑夜到來的指令,從而導致全腦的功能性改變,腦力活動所需要的各個大腦皮層結構的協(xié)同工作受到抑制,睡意增強,大腦接受指令進入休息狀態(tài)。
(3)GABA:
GABA的作用機制在于抑制神經元的興奮傳導。人腦中的神經細胞分為突觸前神經細胞和突觸后神經細胞。突觸前神經細胞有GABA神經元可以合成GABA遞質。當神經沖動抵達神經末梢時,GABA就會被釋放出來和突觸后神經細胞上面各種不同的受體“一個蘿卜一個坑”似的結合,從而抑制神經沖動從突觸前傳遞到突觸后,起到緩解壓力,減輕焦慮從而促進睡眠的效果。
2.成分性質
安眠藥是藥品,正所謂“對癥下藥”,安眠藥針對性強,規(guī)定有功能主治、用法和用量,用量過大就嚴重損害神經中樞。
褪黑素是人體本身含有的生物激素。
GABA是神經末梢中含有的神經遞質。2009年,GABA被衛(wèi)生部認證為新資源食品。
3.時效
安眠藥針對性強,時效最短(不同代的安眠藥有差異),強度最大;褪黑素次之;GABA的時效最長,效果最溫和。
4.依賴性
安眠藥的藥品依賴性最大。長期服用會使患者上癮,停藥會出現(xiàn)戒斷癥狀,如難以入睡、心煩易怒等,還會產生耐藥性,患者需要不斷加大劑量才能達到入睡的效果。
褪黑素的依賴性次之。長期服用褪黑素會干擾人體自身的生物鐘,不利人體健康。
GABA沒有依賴性。
5.安全性
安眠藥的安全性最差。長期服用安眠藥會損害肝腎功能,還會紊亂神經系統(tǒng)。
褪黑素安全性次之。短期服用褪黑素不會產生負面影響,但長期服用會干擾人體內分泌系統(tǒng),對發(fā)育和情緒調節(jié)都不利。
GABA獲得美國FDA認證(食品中添加GABA安全),副作用暫時未被發(fā)現(xiàn)。